1、君臣有道即忠惠,父子有道即慈孝,士庶有道即相亲。 |
2、天子不仁,不保四海;诸侯不仁,不保社稷;卿大夫不仁,不保宗庙;士庶人不仁,不保四体。 |
3、女公子:先秦时以“公子”称诸侯之子,其女儿则称“女公子”,后以此称门第高者家女儿,渐渐士庶之家女儿也以此称呼。 |
4、夫以四海之广,兆民之众,受制于一人,虽有绝伦之力,高世之智,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,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!是故天子统三公,三公率诸侯,诸侯制卿大夫,卿大夫治士庶人。 |
5、士庶,乃社会之两极,一端是华丽的宫廷,另一端是朴素的民间。 |
6、在古代的士庶制度下,士人们以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学识,赢得了庶民的尊敬和崇拜。 |
7、在古代的士庶制度下,士人们以其高尚的道德和深厚的学识赢得了人们的尊重。 |
8、在古代的士庶制度下,士人们以其高尚的道德和学识,赢得了庶民的尊敬和敬仰。 |
9、在古代的士庶制度下,士人们以其高尚的道德和深厚的学识赢得了庶民的尊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