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
  • 人人DJ
  • 人人DJ
  • 炫音社
  • 西西音乐
  • 成都漫音
  • 成都音画时尚
  • English | 简体中文 | 繁體中文
    查询

    为什么用多普勒效应可以测得天体的运动速度?

      1803年11月29日,奥地利物理学家克里斯琴·多普勒出生。多普勒于1842年提出了多普勒效应。现在,我们就来聊一下,为什么用多普勒效应能测得天体的运行速度!

      1842年,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发现,运动物体发出的声音在静止的观测者听起来会发生变化。当发声物体远离观测者运动时,观测者听到的声波波长就会比静止波长更长,而声源朝向观测者运动时,听到的声波波长就会比静止波长更短。速度越高,波长变化越大。在生活中很容易体会这一点:如果汽车经过你时鸣喇叭,你会听到喇叭声从细变粗,而且速度越快,这种变化越明显。由此就可以根据声音的变化知道汽车的速度。

      光波和声波一样,也会由于多普勒效应而发生波长的变化。恒星的光谱中有一系列吸收线,如果恒星远离我们而去,我们观测到的这些吸收线就会向光波的红端(长波)方向移动,称为谱线红移;反之,当恒星朝向我们而来时,观测谱线会向光波的蓝端(短波)方向移动,称为谱线蓝移。测出谱线红移或蓝移的量,根据多普勒效应的公式,我们就可以得出恒星朝向或者远离我们的速度了。

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