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
  • 人人DJ
  • 人人DJ
  • 炫音社
  • 西西音乐
  • 成都漫音
  • 成都音画时尚
  • English | 简体中文 | 繁體中文
    查询

    为什么有些鸟类不会飞?

      鸟类因为会飞翔而区别于其他现生脊椎动物,不过见过鸵鸟的人都知道,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会飞。那么,为什么有些鸟类不会飞了呢?远古时期是不是也存在不会飞的鸟类呢?其实飞行虽然给鸟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,但是同样也十分耗费体能,因此一旦鸟类的生存压力减小以后,它们很容易因“偷懒”而不想飞行的。从已知的化石记录来看,早在白垩纪的晚期,就已经出现一些失去了飞行能力的鸟类。只是到了距今6500万年后的新生代,当传统意义的恐龙完全消失之后,地球上才出现了许多体形巨大、完全失去飞行能力的鸟类。

      5000万~4000万年前,鸟类是当时陆地上最强大的食肉动物。这一时期,大型的哺乳动物多是吃植物的,吃肉的哺乳类与这些大型的鸟类相比,还显得太小。当时称霸陆地的鸟类一般翅膀极度退化,毫无飞行能力,但双腿发达,能快速追捕猎物,通常长着大头,还长有可怕的喙。

      这些令人恐怖的鸟类化石多半发现于欧洲和美洲地区,如加斯顿鸟。不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,中国河南也出土了一种大型肉食性鸟类的化石骨骼。科学家根据产地把它命名为中原鸟,年代约为距今5000万年前。这意味着古老的中国大地上也曾经漫步着一些凶猛的大型鸟类。

      不过,不会飞的鸟类也不都是凶猛的猎食者,有些巨型鸟类其实很温和。会飞和不会飞其实都是一种适应,但有一点似乎是肯定的,一旦鸟类的飞行器官退化了,想要再飞起来就没有可能了。

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