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
  • 人人DJ
  • 人人DJ
  • 炫音社
  • 西西音乐
  • 成都漫音
  • 成都音画时尚
  • English | 简体中文 | 繁體中文
    查询

    玉米须

    yù mǐ xū

    玉米须
    玉米须药材相关详细信息 补充纠错
    药材名称 玉米须
    药材拼音 yù mǐ xū
    药材别名 包米须、玉麦须、玉蜀黍蕊
    英文名称 stigma of corn
    功效分类 利水消肿药
    药用部分 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.的花柱和柱头。
    (动)植物形态 一年生高大草本,高1.5~4米。秆粗壮,直立,常不分枝,节间较长,有髓,基部各节处常有气生根,入土后,成支柱根。叶互生,叶片宽大,扁平,剑形或长披针形,先端渐尖,边缘有波状皱褶,具强壮的中脉,叶鞘包秆,叶舌紧贴茎。雄花聚成开展的圆锥花序,顶生,长达40厘米,雄花序的分枝呈三棱状,每节有雄小穗2,每1雄小穗含2小花,两颖几等长,膜质,顶端尖,具纤毛,外稃均为膜质,透明;雌花序圆柱形,生于叶腋,外面包有多数鞘状苞片,雌小穗密集成纵行,排列于粗壮的穗轴上,颖阔,顶端圆形或微凹,外稃膜质,透明,子房具极长而细弱的花柱,顶端分叉,露出苞外。颖果略呈球形,成熟后超出颖片和稃片之外。花期6~8月,果期7~9月。
    产地分布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。性耐寒,喜向阳土质肥沃处。
    采收加工 于玉米成熟时采收,摘取花柱,晒干。
    药材性状 雌蕊穗腋生,为多数鞘状苞片所包。雌小穗孪生,成8~18行排列于粗壮的海绵状穗轴上。雌蕊具长丝状的花柱,长15~25厘米,直径0.2~0.3厘米,鲜时黄绿色、淡绿色至黄褐色,干后黄白色或浅棕色。气微,味淡。
    性味归经 性平,味甘。归肾经、胃经、肝经、胆经。
    功效作用 利尿、消肿、降压。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。
    临床应用 用量15~30克,大剂量60克,水煎服,外用:适量,烧烟吸入。用治肾炎水肿、小便不利、湿热黄疸、胆囊炎、胆结石、高血压。
    药理研究 药理实验证实,有利尿、降压、利胆、降血糖、止血等作用。
    化学成分 含大量硝酸钾、维生素K3、维生素E醌和苦味苷类、皂苷、挥发油、树脂、维生素C及泛酸、肌醇等成分。另含谷甾醇、豆甾醇、生物碱类物质、脂肪油、多聚戊糖、黄酮、色素、鞣质及尿囊素等。
   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。
    配伍药方 ①治血吸虫病肝硬化,腹水:玉米须30~60克,冬瓜子15克,赤豆30克。水煎服,每日1剂,15剂为1疗程。(《食物中药与便方》) ②治尿道感染:玉米须15克,金钱草45克,萆薜30克。水煎服。(《湖北中草药志》) ③治肾脏炎、初期肾结石:玉蜀黍须,用量不拘,煎浓汤,频服。(《贵阳市秘方验方》) ④治尿血:玉米须30克,荠菜花15克,白茅根18克。水煎去渣,1日2次分服。(《食物中药与便方》) ⑤治高血压,伴鼻衄、吐血:玉米须、香蕉皮各30克,黄栀子9克。水煎冷却后服。(《食物中药与便方》) ⑥治急慢性肝炎:玉米须、太子参各30克。水煎服,每日l剂,早晚分服。有黄疸者加茵陈同煮服;慢性者加虎杖根30克同煎服。(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) ⑦治胆石症(肝胆管及总胆管泥沙状结石,或胆道较小的结石在静止期者):玉米须、芦根各30克,茵陈15克。水煎服,每日1剂。(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) ⑧治糖尿病:玉米须60克,薏苡仁、绿豆各30克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
    上一味中药材: 桑白皮
    下一味中药材: 菥蓂
    大家都在看
    • 瓜蒌
      瓜蒌 guā lóu

      功效与作用:清热涤痰、宽胸散结、润燥滑肠。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清化热痰药。

    • 禹州漏芦
      禹州漏芦 yǔ zhōu lòu lú

      功效与作用:清热解毒、排脓止血、消痈下乳。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。

    • 沉香
      沉香 chén xiāng

      功效与作用:行气止痛、温中止呕、纳气平喘。属理气药。

    • 肉苁蓉
      肉苁蓉 ròu cōng róng

      功效与作用:补肾阳、益精血、润肠通便。属补虚药下补阳药。

    • 枳壳
      枳壳 zhǐ ké

      功效与作用:理气宽中、行滞消胀。属理气药。

    分享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