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
  • 人人DJ
  • 人人DJ
  • 炫音社
  • 西西音乐
  • 成都漫音
  • 成都音画时尚
  • English | 简体中文 | 繁體中文
    查询

    辣蓼

    là liǎo

    辣蓼
    辣蓼药材相关详细信息 补充纠错
    药材名称 辣蓼
    药材拼音 là liǎo
    药材别名 辣蓼草
    英文名称 red-knees herb
    功效分类 化湿药
    药用部分 蓼科植物辣蓼Polygonumlaccidum Meisn的全草入药。
    (动)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,高60~90厘米。茎直立或下部伏地,稍粗壮,分枝稀疏,节膨大,通常呈淡红紫色,全株有腺点及毛茸。单叶互生,有短柄,叶片广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和中脉疏被短糙伏毛,上面深绿色,有“八”字状黑斑,托叶鞘薄膜质,托叶鞘长11~16厘米,口缘生长粗而密的刺毛,毛长5~8毫米。穗状花序生于枝端,花梗细长,下垂,花被5裂,淡红色,雄蕊7。8枚,子房1室,花柱3枚。瘦果。
    产地分布 生于近水草地、流水沟中或阴湿处。分布南北各地。
    采收加工 夏、秋采收全草,去除杂质,晒干。
    药材性状 茎圆柱形,直径3~4毫米,多分枝,红色或青色,有节,节膨大而色红,下部老茎较坚实,上部茎稍轻而中空。叶互生,皱缩,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,长5~ 12厘米,宽0.8~1.6厘米,端尖,基部楔形,全缘,无毛或被短伏毛,叶面绿色,有“八”字形黑斑及腺点,托叶膜质,鞘状抱茎。偶见顶端有穗状花序,小花粉红色,多脱落不全。气微辛燥,味辛辣。
    性味归经 性温,味辛。归脾经、胃经、大肠经。
    功效作用 除湿、化滞。属化湿药。
    临床应用 用量15~ 30克,内服煎汤,治疗痢疾、肠炎、食滞;外用适量,煎汤洗患处,治疗皮肤瘙痒,灭蛆。
    药理研究 具有清热解毒、活血化瘀、止痛止痒的药理作用。
    化学成分 全草含鞣质10%和挥发油,油的主要成分为正癸烷、少量β -蒎烯、柠檬烯和正十一烷。
    使用禁忌 有小毒,孕妇忌服。
    配伍药方 1.治肠炎、痢疾:绵毛大马蓼根研末24g,开水送服,每日服2次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 2.治中暑腹痛:绵毛大马蓼鲜叶芽12g,食盐少许,捣烂或搓烂,开水送服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 3.治小儿疟疾:绵毛大马蓼15-18g,麦芽12g。水煎,早晚饭前2次分服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 4.治疟疾:绵毛大马蓼叶、桃叶各等分。研末,调酒水制成丸,早晚各服3g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 5.治跌打损伤:粗毛火炭母30-50g,三七叶10g。捣碎外敷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6.治黄疸:粗毛火炭母15g,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    上一味中药材: 苍术
    下一味中药材: 山姜
    大家都在看
    • 羚羊角
      羚羊角 líng yáng jiǎo

      功效与作用:平肝息风、清肝明目、散血解毒。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息风止痉药。

    • 没药
      没药 mò yào

      功效与作用:散瘀定痛,消肿生肌。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。

    • 大飞扬草
      大飞扬草 dà fēi yáng cǎo

      功效与作用:清热、解毒、通乳、渗湿、止痒。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。

    • 春不见
      春不见 chūn bú jiàn

      功效与作用:清热解毒,祛风定惊。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。

    • 蓖麻子
      蓖麻子 bì má zi

      功效与作用:消肿拔毒,泻下通滞。属泻下药下属分类的润下药。

    分享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