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
  • 人人DJ
  • 人人DJ
  • 炫音社
  • 西西音乐
  • 成都漫音
  • 成都音画时尚
  • English | 简体中文 | 繁體中文
    查询

    皂角刺

    zào jiǎo cì

    皂角刺
    皂角刺药材相关详细信息 补充纠错
    药材名称 皂角刺
    药材拼音 zào jiǎo cì
    药材别名 天钉、皂针、皂荚刺、天丁明、皂角针
    英文名称 spina gleditsiae
    功效分类 杀虫止痒药
    药用部分 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.的棘刺。
    (动)植物形态 乔木。高达15米,刺粗壮,圆锥形,常分枝。羽状复叶簇生,小叶6~14,长卵形、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3~9厘米,宽1~3厘米,边缘有细齿。总状花序腋生,花杂性,花萼4,花瓣4,黄白色,雄蕊6~8枚,子房沿缝线有毛。荚果扁平长条形刀鞘状,熟时紫棕色,有时外被白色蜡粉。花期3~5月,果期9~10月。
    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林中或谷地、路边、沟旁、村舍旁的向阳处,多栽培。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。
   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,直接干燥,或趁鲜切片后干燥。
    药材性状 药材商品包括主刺及1~2次分枝的棘刺。主刺长3~15厘米或更长,直径0.3~1厘米;分枝刺长1~6厘米,刺端锐尖。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。体轻,质坚硬,不易折断。切片厚0.1~0.3厘米,常带有尖细的刺端;木部黄白色,髓部疏松,淡红棕色;质脆,易折断。无臭,味淡。
    性味归经 性温,味辛。归肝经、胃经。
    功效作用 消肿托毒、排脓、杀虫。属杀虫止痒药。
    临床应用 用量3~9克,水煎服,外用适量,醋蒸取汁涂患处。用治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;外治疥癣麻风。痈疽肿毒,脓未成者常与穿山甲同用。痈肿初起常加配清热解毒、活血消肿之类的中药,如金银花、甘草、乳香、没药等;若体虚脓成难溃者,配黄芪、当归托毒排脓,促其溃破。或单用与老母鸡同煮食。另治产妇乳汁停滞,配柴胡、白芷、漏芦、王不留行以通乳消肿。加米醋熬浓汁可外涂治顽癣。
    药理研究 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;水浸剂对肉瘤-180的抑制率为32.8%。
    化学成分 含黄酮苷、酚类、氨基酸、槲皮素、非瑟素、黄颜木素、无色花青素、棕榈酸等成分。
    使用禁忌 凡痈疽已溃不宜服,孕妇亦忌之。
    配伍药方 ①治乳痈:皂角刺(半烧带生)15克,真蚌粉9克。上药研细。每服3克,酒调下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) ②治产后乳汁不泄:皂角刺、蔓荆子各烧存性,等分为末,每温酒服6克。(《袖珍方》) ③治胎衣不下:皂角刺烧为末。每服3克,温酒调下。(《纲目》引《熊氏妇人良方补遗》) ④治乳汁不足:皂角刺、王不留行各6克,黄芪15克,猪蹄2只。煎煮至肉烂,去药渣,吃肉喝汤。(《安徽中草药》) ⑤治鼻咽癌:皂刺和皂角树枝360克。煎汤至黄酒色,每日服3次,分2日服完。(《抗癌本草》)
    上一味中药材: 蜂房
    下一味中药材: 木槿皮
    大家都在看
    • 稻芽
      稻芽 dào yá

      功效与作用:和中消食、健脾开胃。属消食药。

    • 灵芝
      灵芝 líng zhī

      功效与作用:补气安神、止咳平喘。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。

    • 枇杷叶
      枇杷叶 pí pá yè

      功效与作用:清肺止咳、降逆止呕。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中的止咳平喘药。

    • 绿豆
      绿豆 lǜ dòu

      功效与作用:清热,消暑,利水、解毒。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。

    • 核桃仁
      核桃仁 hé táo rén

      功效与作用:温补肺肾、定喘化痰、润肠涩精。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。

    分享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