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
  • 人人DJ
  • 人人DJ
  • 炫音社
  • 西西音乐
  • 成都漫音
  • 成都音画时尚
  • English | 简体中文 | 繁體中文
    查询

    松香

    sōng xiāng

    松香
    松香药材相关详细信息 补充纠错
    药材名称 松香
    药材拼音 sōng xiāng
    药材别名 松脂、白松香、松脂香
    英文名称 rosin
    功效分类 拔毒生肌药
    药用部分 松科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. 或松属若干植物渗出的油树脂,经蒸馏或提取除去挥发油后所余固体树脂。
    (动)植物形态 乔木,高达45米,胸径1.5米;树皮红褐色,下部灰褐色,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;枝平展或斜展,树冠宽塔形或伞形,枝条每年生长一轮,但在广东南部则通常生长两轮,淡黄褐色,无白粉,稀有白粉,无毛。针叶2针一束,稀3针一束,长12~20厘米,细柔,微扭曲,两面有气孔线,边缘有细锯齿;叶鞘初呈褐色,后渐变成灰黑色,宿存。雄球花淡红褐色,圆柱形,弯垂,长1~1.5厘米,聚生于新枝下部苞腋,穗状,长6~15厘米;雌球花单生或2~4个聚生于新枝近顶端,淡紫红色,一年生小球果圆球形或卵圆形,径约2厘米,褐色或紫褐色,上部珠鳞的鳞脐具向上直立的短刺,下部珠鳞的鳞脐平钝无刺。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圆形,有短梗,下垂,成熟前绿色,熟时栗褐色,陆续脱落;中部种鳞近矩圆状倒卵形,或近长方形,无刺,生于干燥环境者常具极短的刺;种子长卵圆形。花期4~5月,球果第二年10~12月成熟。
    产地分布 产于江苏、安徽、 河南西部峡口、陕西汉水流域以南、长江中下游各省区,南达福建、广东、台湾北部低山及西海岸,西至四川中部大相岭东坡,西南至贵州贵阳、毕节及云南富宁。在长江下游其垂直分布于海拔700米以下,长江中游海拔1100~1200米以下,在西部分布于海拔1500米以下。
    采收加工 选直径20~50厘米的松树,在距地面2米高的树干处开割口;在开割割口前先要刮去粗皮,但不要损伤木质部,刮面长度50~60厘米,宽25~40厘米,在刮面中央开割长35~50厘米,宽1~1.3厘米,深入木质部1~1.2厘米的中沟,中沟基部装一受脂器,再自中沟开割另一对侧沟,可将油树脂不断收集起来。以在30~35℃采收为宜,即长江以南在5~10月,华北及东北在6~9月,将收集的松油脂与水共热,滤去杂质,通水蒸气蒸馏,所得的馏出物分离除去水分,即为松节油。蒸馏后所余物质,放冷凝固,即是松香。
    药材性状 本品呈透明或半透明不规则块状物,大小不等,颜色由浅黄到深棕色。常温时质地较脆,破碎面平滑,有玻璃样光泽,气微弱。遇热先变软,而后融化,经燃烧产生黄棕色浓烟。
    性味归经 性温,味苦、甘。归肝经、脾经。
    功效作用 祛风燥湿,排脓拔毒、生肌止痛。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。
    临床应用 外用:适量、研末干掺;或调敷。内服:煎汤,3~5克;或入丸、散,亦可浸酒服。主治痈疽恶疮,瘰疬,瘘症,疥癣,白秃,疠风,痹症,金疮,扭伤,妇女白带,血栓闭塞性脉管炎。
    药理研究 对肠胃平滑肌有抑制作用,还有镇咳、祛痰作用,有降血压等作用。
    化学成分 主要含松香酸酐、松香酸、α-蒎烯及β-蒎烯、左旋莰烯、二戊烯、槲皮素烯、山柰酚成分。
    使用禁忌 血虚者、内热实火者禁服。不可久服。未经严格炮制不可服。
    配伍药方 ①治神经性皮炎:松香、猪油各适量,煮成糊状。涂患处,日数次。(广西《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》) ②治小儿湿疹:松香200克,煅石膏10克,枯矾10克,雄黄3克,冰片2克,共研细粉,加凡士林55克,调成软膏。患处先用过氧化氢溶液洗净,再涂上软膏,用纱布包扎,隔日换1次。(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) ③治小儿白秃疮:炼过松脂、黄丹各15克,轻粉9克。共为细末,茶油调搽;先用米泔汤洗净搽药,每日1次。(《简集方》) ④治妇人白带:松香150克,酒二升,煮干,木臼杵细,酒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百丸,温酒下。(《摘玄方》) ⑤治小儿紧唇:炙松脂贴之。(《圣惠方》)
    上一味中药材: 炉甘石
    下一味中药材: 枫香脂
    大家都在看
    • 核桃仁
      核桃仁 hé táo rén

      功效与作用:温补肺肾、定喘化痰、润肠涩精。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。

    • 灵芝
      灵芝 líng zhī

      功效与作用:补气安神、止咳平喘。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。

    • 半边莲
      半边莲 bàn biān lián

      功效与作用:利尿消肿、清热解毒。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。

    • 土茯苓
      土茯苓 tǔ fú líng

      功效与作用:解毒,除湿,通利关节。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。

    • 千金子
      千金子 qiān jīn zi

      功效与作用:逐水消肿、破血消癥。属泻下药下分类的峻下逐水药。

    分享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