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
  • 人人DJ
  • 人人DJ
  • 炫音社
  • 西西音乐
  • 成都漫音
  • 成都音画时尚
  • English | 简体中文 | 繁體中文
    查询

    为什么阿司匹林能镇痛?

     1899年3月6日,第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——阿司匹林获准上市。这标志着人类可用化学合成方法研制出理想的药物,由此宣告“药物化学”的诞生。那么你知道,阿司匹林有什么用?它的原理又是什么呢?

      每逢头痛牙疼,人们首先想到的药物往往是阿司匹林。它的学名是乙酰水杨酸,早在1898年就已被人工合成后投入市场。我们的祖先在千百年前就发现嚼柳树皮——即土法摄取水杨酸——具有止痛的效果。然而,直到20世纪70年代,人们才弄清阿司匹林镇痛的机制。

      当身体某处受到伤害,此处细胞的细胞膜难免破裂。细胞的“伤口”会释放出一种叫作“花生四烯酸”的物质,它在一定条件催化下会转变为另一种称为“前列腺素”的分子,而前列腺素恰好能使肌体对各种刺激产生的痛更敏感。阿司匹林的作用,在于阻止从花生四烯酸到前列腺素的转变,从而干扰了疼痛的“升级”。这一发现对痛觉研究和镇痛药的开发具有历史性意义,有关科学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。

      近来,人们发现阿司匹林不仅能镇痛,而且在抗血栓、保护心脏等方面也是一把好手,甚至还能防治癌症,不愧是一剂“长葆青春”的“百年老药”。

    补充纠错